2023年9月21日下午,公司法理学系举办了“司法与治理”专题研讨会暨第23期法学理论学术沙龙。钱炜江副教授、龚金镭博士、刘佳明博士、王奥运博士向会议提交了论文并做了主题汇报。法理学系的田东奎教授、魏建国教授、汪庆红副教授、魏腊云副教授、童圣侠博士、谭婷博士,民商法系的朱梦笔博士及相关研究生参与了会议讨论。
在会议第一阶段,钱炜江副教授做了《论司法判例中所运用的法律方法对立法的意义》的主题报告,其指出:司法判例中所运用的法律方法不仅能够指明法律问题,还能给予一定范围内的处理思路——站在立法角度予以观察,可从中发现立法工作需关注的要点及修法的具体方案。
在会议的第二阶段,龚金镭博士做了《传统文化嵌入视域下乡村环境治理的内生路径研究》的主题报告,他指出当前乡村内生动力不足仍然是困扰乡村环境治理的核心问题。而乡村固有的价值观、乡规民约(或道德、风俗)等传统文化力量可以起到很好的统筹作用,将其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深度延伸。
![](/__local/1/AE/EE/628A72E0BCFE1F887E6FBB985BC_103E2578_4AD75.jpg)
在会议的第三阶段,刘佳明博士做了《算法解释权适用的法理反思》的主题报告。他从公私两域的角度出发对算法解释权的适用进行了不同厘定,认为关于算法解释的权益主体、权利来源和解释内容上,信息处理者应当根据公私领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。
![](/__local/6/C9/B2/39630AA4A27B29152DD641D9C9B_D7B8661C_40146.jpg)
在会议第四阶段,王奥运博士做了《刀下留后:清代存留承祀制度的出现与定型》的主题报告。她主要介绍了清前中期存留承祀制度的立法演变过程,并详细分析了该制度与存留养亲制度在适用范围、适用条件、程序、适用结果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。
![](/__local/5/5B/8E/1CDC955E11581F4201C8289A38C_5F7FCAE9_489CB.jpg)
主题报告结束后,在场的各位老师均对报告进行了点评,同时也对相关论文提出了修改建议;而同学们则基于自己的兴趣点与老师进行了交流。
![](/__local/E/A8/2F/DFC20AF39598C665730AF25FA79_9A6850C1_3A7A1.jpg)
![](/__local/A/E3/06/765ACC4F51BAF19E434CA087660_A10CE871_13A67.jpg)
(撰稿:钱炜江;终审:李海龙)